|
伴随着不断向前延伸的青藏铁路路基,格尔木到拉萨的输油管道也在重新铺设。
十二月份青藏铁路施工线上二十个铁路工程局都已撤下高原上的工地,格拉管线也只剩下了做保暖工作的工人,曾经喧嚣一时的青藏公路沿线此时沉静了下来。
全长2000公里的青藏公路上,80%的进藏物资都是通过青藏公路从西宁转运到的拉萨。
走过昆仑山脚下的一座小小神庙。
青藏公路边的纳赤台海拔已经从格尔木的2800米上升到了等同拉萨的3600米。
路边亭下一眼昆仑神泉给了那里几分特别的色彩。肃穆的兵站,泵站也带来了一些生气。
109国道向前就是生活垃圾遍布的西大滩了。其正面就是昆仑山脉间的玉珠峰。
在海拔4100米的路边看那曾历经过山难的玉珠峰,完全没有想象中的雄伟挺拔。
西大滩曾有着诸多的发廊,洗脚屋,这里还被称为了“小香港”。
它也是被当地的人们戏称为铁二十一局的“红色娘子军”驻地。
吉普车继续在宽阔山谷间的便道上飞驶,为施工车辆架设的钢铁路桥从冰封的季节河流上穿过。
排列齐整的高大桥墩是未来青藏铁路延伸着的躯干,车辆就从这些特大桥下穿过。
各铁路施工局关于环保的醒目标语不绝于路,卫生所,医院也随着施工单位的驻地分布在青藏线上。
——昆仑山口
距格尔木160公里处,就是青藏公路上著名的昆仑山口了。
昆仑山口海拔4767米,比格尔木又升高了近2000米。
到了这里,就算真正走进了青藏高原,也是走入了可可西里的大门。
山口处的昆仑山纪念石碑已在2001年11月14日的一场8.1级地震中被震断为了两截。
石雕的雄鹰雕塑旁只留下“七百六十七米”的字样。
那次地震可是我国半个世纪以来最大的地震,也是全世界在21世纪以来最大的一场地震。
大地震造成的地裂缝清晰地在昆仑山顶延伸着。
远处在建的是由铁道部命名的索南达杰大桥。
索南达杰纪念碑就耸立在昆仑山纪念碑一旁,除了纪念的文字,藏族的哈达经幡就缠绕在索南达杰的照片旁,雄伟而挺拔。
1994年1月18日,青海玉树州治多县西部工委书记索南达杰,带领4名队员在可可西里抓获了20名盗猎分子,缴获了7辆汽车和1600张藏羚羊皮,当他在押送中行至太阳湖附近时,遭十八名盗猎分子袭击,不幸壮烈牺牲。当搜寻小组找到他时,已是冰雕般的索南达杰依然保持着半跪的射击姿势。
昆仑山口,太阳湖,还有布喀达板峰都有着他的骨灰。
巍巍昆仑,将和倒在可可西里的索南达杰同在。
过了昆仑山口,就正式进入了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
据说可可西里高原的原始海拔只曾是1000米,在后来的第四纪中又抬升了4000米左右。
它既是青藏高原上升速度最大的区域,也是我国西部地震构造最活跃的地带之一。
昆仑山是这里最高的山脉,它集中了海拔6000米以上的高山。高山上发育着条条现代冰川。
连绵起伏的可可西里山和乌兰乌拉山横贯在可可西里中部。
群山间是宽阔平坦的高海拔平原,丘陵和台地。其中镶嵌着众多美丽的高原湖泊。
这里是整个青藏高原上最干旱的地方,大片的土地已被盐碱化或者荒漠化。
高山草原,高山草甸和高山寒漠广分在这片平均海拔在4600米以上的大地上。
84种青藏高原特有的植物,11种青藏高原特有的动物。国家一级保护的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白唇鹿、雪豹,金雕、黑颈鹤。国家二级保护的动物盘羊、岩羊、藏原羚、棕熊、猞猁、红隼、秃鹫、藏雪鸡、大天鹅都生存在这片美丽而神秘的土地上。
可可西里与新疆的阿尔金,西藏的羌塘紧密相连,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成为了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乐园。
这里也成了我国最大的一个无人区。
——不冻泉
不冻泉自然保护站海拔4600米,到治多,曲玛莱的简易公路在这里与青藏公路会合。
这里是青藏公路边的第一个保护站和检查站。
它以一眼常年不冻的泉水而得名,冰雪中从地下渗出的泉水甘甜而清冽。
以前的帐篷保护站已在国家林业局的专项投资中被新建成为了一座漂亮的专业自然保护站。
国旗在站前高高的飘扬,一块石头上刻下了爱立信等支持单位的名字。
今年11月28日,由爱立信、斯达康、新华信等70多家著名企业发起的“数字中国”。在可可西里保护区不冻泉保护站完成了数字卫星站的设备安装调试。
总投资约30万元人民币的“数字中国”可可西里“藏羚羊数字卫星站”正式建成。
保护站门外圈起来的就是代表着现代科技的白色卫星接受器。
可可西里“藏羚羊数字卫星站”结束了可可西里无人区没有数字通讯和现代信息手段的历史。
我们也有幸成为了该数字系统启用后的首批用户。
不过只要开机了就需要保护站的同志专门为我们启动发电机了。
走出不冻泉保护站,一边是白色的玉虚峰,另一边荒原后的远方是黄色的山丘。
曾惊喜的在雪后看见了遍布山坡和山顶上的成群野牦牛,足足有三十多头。
沿路边最多的就是高低不等的铁路桥墩了,几多不知名的季节河流将从它下面流过,未来藏羚羊等野生动物过路的通道也将是那些桥墩下的空隙。
雪后无数狐狸,野兔等小动物的脚印沿着铁路施工线路延伸着,向着远方。
铁路施工单位的帐篷外。
一些施工中产生的非降解垃圾也沿着铁路线在风中飘荡着,一边就是写着环保内容的宣传标语。
平坦的公路被堆起的便道所取代,一层白雪覆盖在路基上,车轮压过的印痕向前延伸着。
一条望不见边际的天路。
——索南达杰保护站
距离不冻泉保护站30公里处就是我们的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了。
2952公里处的索南达杰保护站依清水河边而建,主要是可以解决用水问题。
青藏铁路的清水河特大桥正在其对面展开着工程。
许多媒体提及并与管理局几个保护站比较过索南达杰站相对优越的技术设备。
“这里有用南极站材料做成的房屋:80平米住房,40平米多功能厅,12平米厨房,8平米配电房,2平米卫生间,60平米储藏室。
这里有1600瓦的风力及太阳能发电机,有柴油锅炉供暖系统;有电视,电脑,VCD,还曾有过卫星电话和冬季无法使用的铁通电话。
这里还有高达28米重达十吨的了望塔,以及其它生活设施。
2001年索站还建了一个布置有长江源头生态环境图片和野生动物头骨标本的展览室。
可应知道这一切都是相当来之不易的。
1986年参加过全程长江科考漂流探险的杨欣,从91年开始连续五年组织探险队考察和拍摄了长江源头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开始倡导长江源的环保活动。
倒在盗猎分子枪下的索南达杰,扎巴多杰所率野牦牛队的真实故事深深震撼和感动了杨欣。
1996年开始呼吁政府和社会对可可西里的关注,并为索南达杰保护站进行了选址。
在1997年到2000年间,杨欣通过抵押和义卖自己所写的《长江魂》和画册《长江源》进行筹款。
通过了4年的资金募集以及组织志愿者和大学生参与建设,在道班工人和技术人员的协助下,4年才在长江北源的可可西里建起了中国民间第一个自然生态保护站—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
杰桑.索南达杰的妹夫扎巴多杰就曾以这里为反盗猎的一个前进基地,率领野牦牛队进行过艰苦卓绝的战斗。
这里的地板上曾经睡过20多位英勇的反盗猎队员。
保护站曾作为了当地反偷猎的一个基地,并扼守住进入可可西里的两条重要路口。同时也成为了一座长江源头科学考察的基地和自然生态的教育基地。
以索南达杰保护站和野牦牛队为线索的纪录片《平衡》曾获得2001年中国电视金鹰节记录片最高奖。
绿色江河的发起人杨欣也获得2000年度的地球奖。
从1995年开始的“保护长江源,爱我大自然项目”获得2001年福特汽车环保奖一等奖。
这些也许都是对索站和反盗猎者们最高的真实评价。
2000年绿色江河义卖书的收入是56万元,企业和个人捐助款项38万元。
2001年元月,治多县西部工委和其野牦牛队并入了可可西里管理局。
2001年在加拿大公民社会项目的支持下,绿色江河启动了索南达杰保护站志愿者机制。当年在全国招聘了30名志愿者,分12批到保护站志愿服务一个月。当时有超过上万名各界人士进行了申请。
当年绿色江河共接受捐赠49.01万元,主要是项目捐助和义卖书的捐助。全年资金使用41.68万元,其中保护站及志愿者机制支出27.26万元。
2002年志愿者活动于3月份开始,没有了赞助,绿色江河只有动用福特汽车环保奖的奖金和志愿者个人共同承担的费用来维持自然保护站的运转。
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背靠昆仑山脉,海拔4500米。
这里全年有7个月的冰冻期,即使是夏季的八月份都会有暴风雪,
这里年均气温只有零下4度。冬季最低超过零下45度,早晨房间内温度最低降到过零下20度,其空气含氧量也只有平原的一半。
高原上保护站的取暖主要靠一台由加拿大公民项目资助的柴油锅炉。即使最冷的季节,保护站每天也只能开4个小时的暖气。
2002年没有了加拿大公民项目的资助,这里的柴油锅炉供暖系统也停止了供热,开始改用烧煤的炉子。
志愿者们以索南达杰保护站为依托,开始对青藏铁路建设者们进行环境教育和施工工地的环境调查,野生动物种群调查。
完成了“五道梁至昆仑山口的野生动物调查”和“关于青藏铁路施工单位基地建设及铁路建设分段施工的建议书”。
夏季对经保护站去西藏的游客进行了生态保护宣传,冬季对在保护站及青藏公路沿线的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活动规律和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及报道。
——楚玛尔河
离索南达杰保护站最近的一个保护站就是楚玛尔河保护站了,两者相距不过10公里。。
该站是一个利用公路道班废弃宿舍建立起来的保护站。
在去年11月份8.1级的大地震中,道班前排房子倾斜开裂,成了地道的危房。该保护站人员只好撤到后面的房子里继续工作。
今年管理局的志愿者计划中,该站因是危房而未能接纳志愿者。
楚玛尔河保护站常驻五名工作人员,工作站里不足20平方米的屋子十分昏暗,其兼作了办公、厨房和卧室。
墙壁上糊着报纸,这里除了一部看不清楚的电视,没有电话,用电也是靠铁路施工单位所发。
甚至连房间中的床板都是断裂过的,床下是用砖块支撑起来的。
楚玛尔河发源于可可西里山。
就是这里,就在这长江北源的楚玛尔河流域周围,却是藏羚羊最大的活动分布区域之一。我们曾用望远镜在路边发现过超过百头的藏羚羊群落。
在该保护站的后面,还有一个很大的盐湖。
从楚玛尔河保护站往前到五道梁保护站,开车还得一个多小时,虽然路程也只有短短的40多公里。
一边是沿着公路架起的高高铁道路基,路基的那边是无名的湖泊和辽阔的荒原,常会有大群的藏野驴活动。
清晨,在荒原上还可以用望远镜看到孤傲的狼。
楚玛尔河大桥下早已结下了厚厚的白冰,长长的冰裂缝在冰河上延伸。
起伏连绵的山坡上,凹陷的小河边可以不时看到成群的藏羚羊或者黄羊。
俗名黄羊的藏原羚仿佛更不怕人,最近的时候离青藏公路只有两三米。
——五道梁
云团仿佛就在前方的地平线上,就在我们将要前往的公路尽头。
五道梁的海拔也是4600米,那里有兵站,泵站,公路段,加油站,杂货店,小饭店和发廊。夏季还会有曲玛莱的牧民放牧。
五道梁被称为了青藏线上的“鬼门关”。
“五道梁冻死狼,一边阴来一边阳,到了五道梁,哭爹又喊娘!“
这里地势呈凹陷状,空气流通不畅,空气中的含氧量因此仅有平原含氧量的40%,加之高海拔,所以气候也就极其恶劣了。
有不少人到了五道梁就曾因高原反应所引发的急性脑水肿、肺水肿而长眠在了青藏线上。
五道梁保护站现在已搬入铁路施工单位的一个大院落中。
房间还不少,门外爱立信自然之友的铜牌也比较醒目。
五道梁一天之内就可能碰到四季的气候。雨,雪,冰雹,还有烈日,一日中都有可能同时赶上。
在那里我也是第一次感受到那种让人无法呼吸的大风,铺天而盖日。
从昆仑山口到五道梁可是藏羚羊最大的活动区域和迁徙通道了,12月份藏羚羊在这里交配。
5,6月份藏羚羊从这里迁移到可可西里的深处进行产羔,8月份它们又会通过这里散布到整个高原上进行生活。
从五道梁前行不远,从公路左边拐过一个铁路采石场,远处小冰河后就是一个藏族的小寺庙了,昏暗古老而残旧,四个大小和尚守着这座庙宇。一户牧民放牧于寺庙前。
对面的山坡上竟然还是一个曾经的天葬台,长长的玛呢石堆拜倒在古老的天葬台下。
五道梁的前方就是带些诸红色的风火山,那里的海拔已经超过了5000米。
一块风火山的石碑上标下了5010米的数字,山坡上,经幡和风马旗在大风中招展。
中铁一局在建的风火山隧道将是整个青藏铁路上海拔最高的路段和隧道。
如此未来又将有一个新的奇迹产生。
——二道沟
二道沟的周围已经有了牧民,这里也是进出可可西里的主要路口之一。
山边还可以看到昨日野牦牛队曾经扎过帐篷的营地,他们曾在这里盘查过盗猎分子。
管理局的保护站在这里没有任何的标志,就在施工单位的一排蓝色的薄铁皮房中。
二道沟终于又有了回民开的或者川味的小餐厅,可以停歇一下脚步。
黑色的乌鸦和黄色的鹰隼不时从公路边的稀草中飞起。
向前不远的山坡上,一户牧民家中就养着沱沱河保护站所收留的两头小藏羚羊。
美丽和年幼的她,在客人面前表现出的羞涩和对主人的依恋仿佛就象一位未成年的小女孩。
屋外一头藏狗咬了我们的女志愿者的裤腿后马上就跑。
高原后,远方的蓝天,雪山上飘荡着纯粹的白云,此处青藏高原的特别味道已是十足。
吉普车继续穿过了一个又一个不同铁路施工局的无人营地,走过了一段又一段或修好或待修的公路。
——沱沱河
前方阳光下闪烁的就是长江正源的沱沱河了。
沱沱河发源于唐古拉山的主峰格拉丹东的姜古迪如冰川。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从那里开始被孕育出。
沱沱河全长370公里,河道宽阔,但因河水含盐碱而不能饮用。
未来的长江第一铁路桥就将架设在宽阔的沱沱河上,三几十个桥墩已经矗立在了河中。
河边的高坡上是江泽民提字的“长江源环保纪念碑“。
纪念石碑在无比空旷的高原和滔滔的河边则显得不够雄伟,背后红色的铭文有些已经脱色。
我们再次向长江源致敬。
沱沱河距格尔木已有了420公里。
沱沱河沿属于唐古拉乡的范围,乡政府,兽医站,卫生院,小学都在一条路上。
这里是长江上的第一个居民点,这里有着长江的第一个乡,第一所学校,第一个兵站,第一座大桥,只要这里能叫出名的,都可以称作长江的第一
这里还有着管理局最后一个保护站,也是曾经的帐篷保护站。但冬日已经下撤到了二道沟。
有着百多学生的乡小学已经开始了相对漫长的寒假,主任介绍的学校条件远比我所想象的好了许多,免学费,免住校和餐费。教师全是藏族,学生则有藏,回,汉。
这座建于60年代的五年制乡小学直接归格尔木教育局所管。
今年夏季索南达杰保护站帮助唐古拉乡小学建立了“长江第一小卫队”。
志愿者和师生们一起从沱沱河边捡回了成吨的垃圾。
前方是沱沱河兵站,泵站,水文站,宾馆和加油站。
这里有着许多朴素的故事,这里也有着太多长江源头的传奇。
远方等待我们的还会有更多的藏羚羊,藏野驴和藏雪鸡。
继续上路。
草于索南达杰保护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