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本营户外活动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查看: 1295|回复: 1

触动!--大桥边的民兵班希望小学

[复制链接]

68

主题

4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890
发表于 2002-11-24 20:2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那遥远的地方--青海札记唐蕃古道系列) 就在飘浮着大块浮冰的通天河畔,就在百米的通天河大桥边。 就在据说造价为两百万的三江源纪念碑的下面。 一排已是班驳的平房不为人知地隐藏在通天河边。 纪念碑下的国旗也在为它高高地飘展。 一群课间休息的藏族小学生提醒了我“这竟然是一所小学”。 小孩子们向我喊着“哈罗”,他们象我招手,自然我也毫不犹豫的跑下了公路。 走近了这座隐蔽在人们视线外的学校。 房头墙皮已经剥落的白色上,“通天河守桥民兵班希望小学” 红漆刷上的大字还是那样的朴素和端正。 我的好奇心加上年轻藏族老师们的热情,驱使我改变了原定的行程。 准备去探访这个特殊的地方。 河边这一排瓦房,不仅是学生们的三间教室,还是老师们的两间男女宿舍。 女老师们的宿舍也是大家的厨房,当然也是备课的地方。 拜访三江源纪念碑的游客很少有人会到这里。 除了学生,年青老师们也是寂寞的。 没课的老师们都过来了,欢迎我的竟然还有啤酒。 好奇心被满足了,都是青海师专毕业的藏族老师给我讲起了关于学校的长长故事。 六三年通天河大桥建成了,在那遥远的地方,当时也是个动荡的年代。 当地藏族的民兵们被组织了起来,他们日夜守卫着青康线上这座重要的咽喉。 今天的学校就是当年玉树民兵们值勤站岗后的宿舍。 通天河大桥边的民兵们演义过许多传奇故事,这些关于他们的故事甚至曾经被编成了一本名为《玉树民兵》的书。 可惜学校中这本古老的书已经被学生们引火时撕开烧掉,许多故事我就只能在以后找机会了解了。 从六十年代到今天,这些忠诚的藏族民兵们一直还在日夜守卫着这座大桥。 九十年代中期,当地政府在桥头为守桥民兵们修起了一座两层的岗楼,昨日的宿舍今天闲了下来。 还是我们这些年岁已大的守桥民兵们,提出用这些房子为旁边山坡上的直达门村建一所小学。 得悉的玉树军分区也表示了支持。 如此九五年学校就在这几间平房内建起来了。 学生们全是藏族,基本都是直达门村中的孩子们。 此外还有来自西游记传说中“高老庄”的几个孩子。 所谓的高老庄不过是河对岸山上只有几户人家的一个藏族小村落—白龙村。 今天这里已经有了47个孩子,其中还有四个是父母双亡的孤儿, 学生最小的三四岁,最大的已经十七八,从学前班到六年级,都是我们这些老师们的教学任务。 八个老师中只有一个是汉族,老师们都是冶多县教育局正式下派的教师。 除了藏族的老校长和教藏语的民兵班班长,其他的六个老师竟然都是一届的大学同学。 这群年青人没有一位家在这里,从西宁毕业分配时他们怀着青春的理想,集体向学校申请要到最需要老师的地方去,当时都是党员的他们也已作好了吃苦的准备。 他们都是志愿者。 学校建立了七年,这些年轻的老师们也已经在这里呆了整整五年。 学校的条件之差还是超过了他们的想象。 虽然几步外就是通往玉树的国道,但除了老师宿舍里一盏微弱的灯泡,三间所谓的教室中连灯都没有。 电压不足,自然也不可能有任何的电器化享受了,没有电视,没有电脑,也没有录音机。 没有报纸,没有杂志,手机,呼机也都没有一点的信号。 只有周末和假期,当他们各自回到在州上,县上的家中时,才能享有所谓的现代文明。 当然生活用品也都是他们在那里准备了。 两间男女分开的宿舍,用木板抹泥刷就的墙壁早已块块脱落,只能用布帘子来遮挡。 老师们笑曰省了电话,足不出门,这边喊话那边就能听见,一试果然不差。 甚至房中的桌子都是女老师从自己家里搬过来的。 除了青基会的希望工程给这里捐助过十张桌子,教室中的课桌都是从四处拼凑而来。 学前班小孩子趴着的简陋长凳,甚至都是这些老师们自己动手给钉的。 整个学校公款最多的时候竟然只有六十元。 困难太多,在这个终年高寒的地方,教师和学生们的取暖自然也是一个大问题。 可这也要他们自己设法解决。 这里煤炭的运价会高过了西宁的煤价,那只有烧牛粪了。 为了解决燃料问题,他们需要带着孩子们一起走上三四公里的路,用三四天的时间专门去捡牛粪。 三间教室中的炉子都是教师们自己凑钱买的。 军分区捐的两黑板都不够用,只能在几个教室中来回的挪动。 教室不够,今年刚开的六年级就在老师的宿舍中上课了,那里的黑板也只是墙壁上刷黑的一块。 藏族牧民们的孩子上学都是不用交学费的。 甚至每天中午放学后,家远的孩子们都会和老师们一起来吃午饭。 年青的女老师们烧菜做饭,十三个小孩子跟着她们一起吃饭。 这一切都是没有人给补助的。 通天河水是泥沙俱下,烧水要从其一旁流入的扎曲河中来打。 通天河去年11月14日开始漂浮冰,今年冬至的前一天就已是冰雪滔滔而下。 其后冻成的冰面厚处甚至可以跑车,而老师们那时就只能和守桥的民兵们一样凿冰烧水了。 学校给孩子们做了身校服,为了传统,其实就是有民兵特色的迷彩装。 每套是45元,学生们每人只用拿13元,加上学校一共60元的公款。剩下就由老师们自己凑起来给垫上了。 这里是穷困的,学生们的家庭状况一般都不好。 除了个别跑短途运输的,大部分家庭都是靠放牧的收入,此外就是挖虫草的补贴了。 如此小学校除了统一的寒暑假,还在五月中旬到七月上旬之间多了一个四十多天的“虫草假”。 许多人家就靠这一段时间的收入解决大半年的开支,孩子们那里也是主力。 孩子们那时还会上山去找寻野鹿换下的鹿茸,一斤可以卖上六十元的, 这也将可能是他们未来买铅笔和本子的费用, 几个孤儿庄子上会进行救济,民兵班的老兵们负责了他们的食宿。 老师们很尽职,他们会跑出去做家长的动员工作,讲明道理,让孩子们来上学。 他们骄傲的告诉我,在这所小学中已经没有了失学的现象。 九月开学以后,学校会组织小学生们补过“六一”和“五四”的节日。 他们会在庄子上借来电视和影碟机,放上音乐,和学生们一起做大锅饭,唱歌跳舞,共度节日。 这里实行汉藏文双语教学,三年纪还开始了教英语,业余时间还给孩子们开了歌舞,体育课。 许多刚来上学时连汉话都听不懂的孩子,现在竟然已经会说一些英语了。 老师们欣慰。 老师们想要减轻贫困学生们的负担,还会跑到玉树州上按批发价买来铅笔,本子等文具,按原价卖给需要的学生。 一位曾上过卫校的女老师也成了学生们的赤脚医生。 除了艰苦,这里也是寂寞的。 年轻的老师们至今还都是单身,他们在这里都学会了弹吉他。 年纪最小的女老师现在才22岁,还是那里唯一的汉族。 当然是人就一定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尤其是在许多现实困难自己无法解决的时候。 老师们告诉我,那时如果看着他们的学生唱着歌,跳着舞,一切烦恼和不舒畅都会被带走了。 那时他们都会被感染,谁让这里是歌舞之乡呢。 知道了他们的动力。 “只要用心什么都可以干得很漂亮,除非你不是男人”,名为“扎西”的藏族老师教给我了这句藏族的名言,城市中长大的他甚至不会写藏文。 聊着外面的天已经黑了。 昏黄的灯光下,男老师拿着吉他弹起来了,真的很棒。 我能点出的歌他们都会唱的,汉语的歌唱地好动人。 “同桌的你”大家都跟着哼了起来,连我都仿佛跟他们一起回到了那校园纯真的年代。 女老师们也已作好了晚饭,面条拌土豆块,我跟着一起吃了,很久没有过的香甜。 气氛真好,这群同学的关系处地是那样的好。 所以在需要的时候,只要有人提议,只要喝了酒,该用的,该捐给学生的钱大家都会不犹豫的拿出来。 虽然这里的待遇比县城的学校差了许多,虽然他们的工资常常会被拖上个把月。 可老师们还是常常会一半的伙食费都拿出用给学生的。 年轻人不乏憧憬,去年假期他们一起去了拉萨,在那里一起过了开心的一个月。 热情的老师们要带我去一里多外的庄里喝酸奶。 公路上拦上了两部小面包,藏族车主很热情的拉上了我们。 此时我也感受到了老师在这里所受到的尊重。 据说按在藏族的地位除了活佛,就是老师,然后才是自己的父母。 黑暗中来到了守桥民兵班长的家里。 藏式的两层木楼外是大大的院子,楼梯上还有一条漂亮的走廊。 “昂尕”班长是民兵班的第二任班长,他也是这所希望小学的发起人。 除了值班守大桥,现在其还在学校中给孩子们教藏语。 忠厚的昂尕班长也是学校里唯一的一位“民办教师“。 在民办教师都被转公办或裁撤的时候,作为对他在学校诸多贡献的认可,他才继续身兼着预备役军人和教师两职。 昂尕班长也有着许多传奇的故事,八六年他就曾跳入通天河救起过漂流筏翻掉的长漂勇士。 守卫了半倍子通天河,有着四个孩子的他也落下了风湿性心脏病。 可惜他的汉语不行,只能由年轻的老师给我进行翻译。 在低压灯泡的照耀下,喝着酥油茶,看着电视,年轻人们一点都不拘束,说着,笑着,闹着。 没有让大嫂给我做面片,但还是给我们一人端上了一碗自家做的酸奶。 那鲜牛奶做成的稠稠酸奶比我以前吃过的都要美味。 喝过了酸奶喝过了酒。 告别了老班长,告别了小村庄。 我的一盏头灯照亮了我们一群走回学校的小路。 姑娘们带头唱起了藏语歌,男老师们也加入了进去。 那夜在黑暗的路上我听过了最动人的藏歌。 一位老师住到了庄里,如此今夜我就可以睡老师的床了。 给我铺上了最后的毡垫,烟火也被热了起来。 女老师还说清晨要早起给我熬奶茶。 清晨很早就爬了起来,准备迎接朝阳,也迎接我们到校的孩子们。 房前十余棵繁盛的大树是当年守桥民兵们所种的吧,河边圈起的是保护区建立后才植的小树。 再次走到了河边长漂勇士尧茂书的墓碑前,缅怀着这位首漂长江的烈士。 碑顶还绑有那洁白的哈达。 为抢先在美国人之前漂流长江,1985年四川青年尧茂书驾着“龙的传人”号漂流筏,从长江源头姜古迪如冰川开漂,在金沙江通段不幸遇难。 他是真的勇士,追随他而去的还有1986年的长漂探险中倒下的十一人。 “不是用死亡来证明勇敢,而是用勇敢和理性去超越死亡”。 老师们起来了,学生们也陆续来了。 穿抱着路上捡来引火的柴火,领着无人照看的年幼弟妹。 穿着各式的衣服和鞋子。 孩子们很有礼貌,每一个走过站在路边的我时,都会用汉语说一句“叔叔好”。 几十句问候再次感动了我。 跟着他们走进了阴暗的教师,孩子们自己用牛粪生起了炉火,从河里打来凉水烧在了火上。 一人一张凳子都是没有的。 先到的孩子还要拼起已是几快的长凳,真担心上课时他们架起的凳子腿会倒下来。 最小的孩子只有三岁,他们也很拐的坐到了教室最后面低低的木条后。 晚来的孩子就只有站着听课了,他们最远的家可有三四公里,那可是高原上的山路呀。 一二三年级和学前班共用一间房子做教室。老师只能套着讲课了,戏称“复合教学”。 另一间房里,外面坐的是四年级,里面还是当年的套间。 所谓的里面的“套间”其实只有一米多宽,三米左右长,牛粪后正好可以摆下两张桌子。 因为不是设计的学校,只有一个窗子的房中光线很差,孩子们几乎是头贴着笔头在写字。 此时,这些藏族的小孩子们是那么的可爱。 一双双无邪的眼睛,许多脸上还有两团高原红。 老师开始讲课了,拍下了两张真实的照片后,我赶紧掩上了门。 怕外面的冷风冻坏了这些年幼的孩子。 慢慢屋里传出了整齐的琅琅读书声,当然都是藏语的,一切仿佛已是最美妙的一种音乐。 那边围着火炉,大点的孩子把桌子拼成了品字形,互不干扰的各自读着书,等待。 等待老师给里面只有两张课桌的五年级上完课。 推开老师宿舍的门,一位小男生,一位小女生正坐在老师的床沿上写着作业。 看了我一眼他们又继续埋头到了书本上。 就是这些孩子,六年级上完后他们很可能也会和其它孩子一样辍学了。 能当上一背子的喇嘛或尼姑就不用受苦,而且还会受到藏民们的尊敬。 当喇嘛竟是许多男孩子的“崇高理想”,能当尼姑则是女孩子们的向往。 远处的山后面是天葬台,连灵魂升天的天葬台在这里都被分了高低。 高处是喇嘛,老人,往下是年青人,低处才是女人。 此刻我又能说什么呢。 据说美国加州一位可敬的老太太,为这里捐了50万元盖新的学校,玉树军分区也将拨款20万元。 未来不远处的扎美河边将重新建起一座两层的小学。 那时这里的学生将会增加三倍。 最后祝愿我们新的“守桥民兵班希望小学”可以早日建成。 祝福我这些年轻和可敬的朋友“扎西,仁青昂布,彭永慧,次成巴毛,索南才仁,格德松毛, 还有昂尕老班长健康平安。 祝福失恋的扎西老师早日花好月圆。 还要祝福我们的这些可爱的藏族孩子们! (题后: “90年我国第一所“希望小学”在金寨创办, 94年不通公路的墨脱也建成第一所希望小学。 由中国青基会主导的希望工程曾主要是结对资助失学儿童和捐款援建希望小学。 捐助失学儿童继续小学学业的方式已于1999年结束。 现主要是捐款20万元援建希望小学,捐款10万元资助改造旧校的项目。 在青基会立项援建的希望小学名单中我没有找到“通天河守桥民兵班希望小学”的名字。) 自由感觉草于陕西
[此贴子已经被自由感觉于2002-11-24 20:29:26编辑过]
一起把zn和fb进行到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4

帖子

703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034
发表于 2002-11-26 09:5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我在现场可能要泪流满面了!
热爱生活的人一定忠于户外运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大本营户外活动俱乐部 ( 湘ICP备2020024261号 )

GMT+8, 2024-4-28 18: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