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吃饭时与咨询公司的汪博士聊天,他的孩子刚从深圳外国语学校被保送到复旦大学——应该是复旦吧,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席间相谈甚欢,从孩子的教育问题谈到人的性格问题再谈到人的血型与气质,哈,与有不同人生经历的人聊天真是充满乐趣。汪博士属于那种非常随和、真诚而不失原则的人,在他还没有具体谈到教育的问题之前,我就猜想,他对孩子,应该是属于民主教育的那一类型吧。
果然,我猜对了。
“我女儿曾经有一段时间非常想出国”汪博士说:“她说她要考托福”。
汪博士接着说:“考就考吧,我对她说,然后她就开始跑上跑下做准备工作”。
“那,之前的一切手续都是她自己搞掂的吗?”我问。
“是啊,都是她自己跑的,什么填表啦报名啦”汪博士说。
“那你愿意她出国吗?”我问。
“老实说,不太愿意”。汪博士非常憨厚地笑了笑。
“那,假如她执意要走你怎么办?”我问。
“那还能怎么办?我从小就不主张干涉孩子”汪博士回答。
我轻轻地哦了一声。
“好在她后来又不想去了,不过考分也还不错”汪博士有些欣慰地笑了,好像又回到了那段时间,终于为孩子能自己决定不再出国而偷偷地舒了一口气。
“你对孩子的学习过问吗?”我问。
“基本不过问,只是偶尔会给她说书”。
“说书?”
“对,就是把高年级的书解释给她听”。
我全神贯注地听着。
“我女儿小学的时候曾经跳了一级”博士接着说。
“哦?为什么要跳级?孩子是怎么想的呢?”我赶紧插话,想知道这个决定是家长的还是孩子的。
“我好像认为女孩子早点读完书比较好吧”。博士又憨厚地笑了笑。“她自己也没怎么想,毕竟年纪还小,而且我们跳级的时候是趁着转学的机会的。那个时候她三年级,从内地过来深圳,我就联系了学校,给他考了五年级的试卷,结果还不错,就这样上五年级了。”
“哦,原来这样。”我点了点头。
“其实我觉得,要孩子成绩好,两点很重要“博士开始娓娓道来,博士从来就都是一个善于总结的人。
“第一、学校一定要好。好的学校带来好的氛围,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学校就省了家长一大半的心;其次,好的班主任也很关键,能得到一个好老师的欣赏,这对于一个孩子的一生有非常大的影响。”
我专注地听着,不禁有些悲哀:“可是,好学校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考进去,但好老师,这不是我们能决定的了呀”
“是啊”汪博士也有些无奈地说:“所以人生有时就是运气啊”
“那,你对你孩子有没有什么培养的目标或愿望呢?”我问。
“嗯,基本没有吧,我只希望我的孩子快乐一点,平常一点,所以我也不强求她必须在音乐啊舞蹈啊有成就,但学习我还是比较强调的,你知道,中国现在是应试教育嘛,一个人总要先解决它的生存问题。”
“那你赞同应试教育吗?”我赶紧问。
“那有什么办法?!胳膊拧不过大腿啊”。
我又哦了一声,看来,再快乐的童年,学习还是要抓紧的,毕竟,像巴学园的小豆豆那样,长大后能成材而且又不太平凡的孩子不太多啊。
“孩子的自信很重要”博士接着说:“所以,能得到老师的关注,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很有帮助”
我听着,没再插话。
“跟老师接近了,才能得到更多的资源,有个什么竞赛啦,评个三好学生啦你的机会就会比别人多”
哈,看来博士说开了,说到了比较敏感的问题。毕竟,社会的现状就是这样的嘛,与其愤世嫉俗怨天尤人,不如想办法适者生存。
“小孩子是这样的,得到表扬多了,他就真的成了那样的人”博士接着说:“我小时候也是这样啊,因为我妈妈是小学年级组长,所以我得到其他老师的关照比同班同学多的多,当老师认为我是个好孩子的时候我还真的不敢做坏事”
博士呵呵地笑了,我也笑了,真有趣。
“能与老师经常保持互动,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利”博士说。
嗯,难怪那些爸爸妈妈们,从孩子上幼儿园就开始做老师的工作了,只为了老师能上课多点提问孩子。真悲哀啊,真是对人性的摧残啊,可能那些没有做或者没有这种意识去做老师工作的家长的孩子们,当他在课堂上屡次举手想回答问题但老师始终没有叫他的时候,他的自信心,是不是就这样慢慢地、一点一点地消失殆尽了吧?想到这里,我的心里突然堵得慌。
“就像员工们也应该经常与老板保持互动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有才能的人并不一定会得到赏识。”博士接着说,其实博士是个非常中肯而真诚的人,他曾经说过,我们每个人都有虚荣心,可是我们摆脱不掉。博士也是个坚持做自己的人,他尊重每一个个体的思想和行为,他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按照自己的个性去生存。
想一想好像也很正常,谁又不喜欢重用、提拔那些鞍前马后勤力为自己效劳的人呢?就算是西方,这样把他人需求放在自己需求之前的人,也应该是受欢迎的吧?这也是一种沟通啊,就像管理工作的99%都是沟通一样,我突然想起了《教养也可以这么浪漫》里那个爸爸的话,“和孩子的老师成为朋友是很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