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查看: 914|回复: 0

黄土高坡圣地——火红的秧歌闹新春

[复制链接]

68

主题

336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4890
发表于 2003-2-19 03: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土高坡圣地——火红的秧歌闹新春 (一) 那是一片红色圣地。那是一片千沟万壑,连绵起伏的黄色高原。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上一道道坡坡下一道梁",小米饭香来土空洞暖'。 是在陕北高亢恢宏的信天游声中,是在贺敬之“几回回梦里回延安“的韵律中,是在红军长征的悲歌史诗中。它开始迷惑了我,仿佛一个期许了太久的传奇梦幻。 终于可以踏上这片黄土的高原,苍茫而广阔。 列车把我扔到了还在沉睡中的延安城,南川河伴我走进了这座沟壑中的狭长城市,延河对岸的点点霓虹灯似真似幻,宝塔山上的宝塔在星空下还是青黑的影子。 虽已一夜未眠,还是选择徒步走过那延安。 五公里,十公里,从南到北,街灯也被升起的曙光所代替。 青凉山,王家坪,革命博物馆,杨家岭,延安大学,这些熟悉的名字在我身边依次的出现。 高高耸立的土崖,暗冰流动的延河,与家家红红的对联,高悬的灯笼相迎合。 市中心路边搭起的戏台,安塞歌舞表演的曲目牌,还有大巴车中的秧歌手,都再次提醒我今天可是延安,也是整个陕北最热闹的日子——正月十五。 各县涌来参加汇演的艺人们甚至住满了大小的宾馆,整个城市今天应该是火热的。 抒情的信天游应是黄土地上住民们精神的最好体现吧。 在这片交通不便,民贫地瘠的高原上,他们曾敢爱也敢恨,感情是如此的炽烈深沉,性格都是那样的奔放鲜明。 “厚道“,很多外来者都是这样地评价延安的人。如同他们小米饭般亲切的凝厚软语。 刚放下背包,甚至来不及洗去脸上的风尘。就匆匆汇入了街头上汹涌的人群。大人,孩子,老人,人群整个覆盖住了延安的街道,夹杂着车辆痛苦的鸣笛声。 无数人潮奔涌去的地方一定会是今天最为热闹的地方。 气球,鞭炮,冰糖葫芦,这些都是今天街头最受欢迎的商品。 主街上所有的路口都已被栏上了绳子,长长护栏的两边都已被几层的人群所遮蔽,后面不息的人潮还在不断的涌入。两道厚厚的人墙夹杂着空旷无车的马路,人墙仿佛已经没有了一丝的空隙。后来的人们甚至还搬来了可以站上去的凳子。 延安市所有的警力此时都在街道上维护着这道汹涌的人墙。 远处不时可以听到鞭炮声响起。 好不容易才挤进去了这道密实的人墙,所有的人都在焦急但又不得不耐心地等待着,等待全年最热闹一刻的到来。 不顾警察的呵斥,不时有小孩子爬上了道边树,民工们则爬上了施工地的围墙。 目光所及的都已是人,喧闹且焦急的人们。 拥挤的等待中腿脚已经酸痛,前排有小孩子甚至传出了哭声。 终于等来了锣鼓和唢呐声,终于盼来了延安各地的秧歌队。 (二) 秧歌据说起源于新春祭祀土地爷的活动,陕西的关中也把它叫做“社火“。 相传从北宋时已有陕北秧歌。每年春节过后,人们便开始筹办传统的秧歌活动了。 陕北人闹秧歌,少则几十人,多则成千,图的就是个红火。 早到正月二三就开始,晚到二月初二才停了锣鼓。 秧歌是陕北民间歌舞的艺术总汇,也是一种集体娱乐性很强的群众广场活动。 其气势之宏大,场面之壮阔,往往会使万人之空巷。 每年正月十五延安都会举行秧歌大会演,全市各地各行业的秧歌队都会争奇斗艳,一争高下,那时也会是全市最热闹的日子。 据工作人员介绍,今年的秧歌会演的规模将大于往年。 “一圪嘟葱一圪嘟蒜,一圪嘟婆姨就一圪嘟汉。一圪嘟秧歌满沟转,一圪嘟娃娃就撵上看"。 在人们的欢呼声中,扇形开道的是公安的巡逻车,高举“向全市人民拜年牌子“是列队的武警。 后面的陕北大唢呐吹了起来,红色的大鼓敲了起来,各队的大彩车也开了过来。 终于我也有幸地站进了警戒线以内,可以和采访的记者们一起自由地记录和活动。 “木兰挂帅“的大旗后,先是来自传说中花木兰故乡的“木兰鼓”,队列中一色英姿飒爽的女鼓手,头戴红巾,身披战衣,腰挂扁鼓,红绸飘飘,鼓点阵阵。 车上唢呐手们则是“白羊肚子手巾红腰带”的标准打扮,头大筒长长的陕北唢呐更是音域宏亮,气势浑厚。每组多人有吹高音的,有吹低音的,从《将军令》到《得胜回营》,从《西风赞》到《东发红〉,和谐,高亢而动听,红红火火,感染力相当之强。 据说好的艺人都会演奏好多种曲牌,更是可以一口气吹出几里地。 加上直径和高度都有一米多的几面大鼓,和铿锵有力的鼓手,以“帅气”整个掌握住了队伍的节奏。 长长的秧歌队中,穿着黄,绿,红,粉几色彩装的年轻姑娘们表演的是扇子舞。 她们扎着长长的黑辫子,拿着粉白的羽扇,如开屏的孔雀,如霓裳的羽衣。扎着白羊肚手巾的小伙子拿的却是花伞。伞在头上旋转,红汗巾在手上飞旋,扇子在四面飞舞。 "敲起来扭起来,不敲不扭唱起来",秧歌是一定要扭动的,所以闹秧歌也叫做了扭秧歌。 在锣鼓和唢呐的伴奏下。看她们以腰部为中心,上体随双臂大幅度地扭动着,脚下划着“十字步”。左腾,右跃,前进、后退,扭着、摆着、走着。 看男女的队列在不停地交叉着,组合着。看他们跳着,踢着,转着,变化着各种的队列。 在领队的口令和手势指挥下,百多人的队伍训练有素,上下谐协而灵活,步调整齐且划一。 真可谓“扭似春花绽,摆似风吹柳,走似水上漂”。 (三) 两条气球串成的长长巨龙被放飞了。 阳光下两条龙尾随风飘飘,越荡越高,慢慢的已与空中白色的太阳齐高。 南泥湾钻采公司的石油工人走过来了,大鼓响起来展示了“我们的工人有力量“。队列举起高杆上挂满了无数大红的灯笼,他们也和我们一起“普天同庆“。 闻名已久的黄龙猎鼓出来了。黄龙猎鼓也叫做"黄龙斗兽锣鼓"。 整个方阵由150多名男青年组成,他们面戴着虎豹的面具,身穿带着斑纹的黄色兽皮衣,腰间挂着红色的圆鼓,他们代表着凶猛的野兽。 其后头戴冠冕,长发披肩,敲锣鸣镲的则意味是黄帝部落的先民。深沉豪放的鼓点声中,粗犷剽悍的人们表演了古代先民们围猎的雄壮场景。 整个队伍鼓舞合一,动作整齐威武,刚劲有力。充溢着原始的野性。 悠扬的信天游唱起来了,过来了木兰出征的队伍,花木兰传说中可是延安的人。 英姿飒飒的女子们腰别虎头牌,身穿的却是李自成时代的战斗服装。 两块红绸加上腰上的腰鼓,闪腰垫步,彩绸飞舞,真是“谁说女子不如男“。 吴起的虎头鼓也上场了,也是彩车后几百人的队伍,连唢呐都是越发的长了。 大锣、小锣、大钗、小钗、大鼓、小鼓,甚至连银色的排管都进入了给秧歌伴奏的大乐队。 女石油工人的身后,是拿着盾牌的大汉们,每人身上的鼓身绘有虎头。 他们跳着,伴着嗨,嗨,嗨的吼声,声威大震。 木头鼓棰上更是红绸飘飘,随着跳起的人们一起飞扬。 吴起县现在也已经封山禁牧了。 (四) 很多的小孩子在秧歌队过往的间隙活跃在马路上,今天他们也是最快乐的。 路边的屋顶和墙头上都已经挤满了人,甚至身边的警察已经开始担心是否会踩破那屋顶。 天空是一丝淡淡的蓝色,下午的云飘荡在旅游大厦的顶上, 延安卷烟厂巨大的卷烟模型和各种造型的“烟人“也过来了,甚至还有用烟盒做成的时装。 “世纪龙“应该是他们的一个品牌。 延炼公司也是延安地区最大的石油企业,“三羊开泰“的塑像彩车后,其唢呐队的表演经过车上音响的放大,可谓欢快之极至,整齐威风之极至。他们请来的这些唢呐高手们把陕北唢呐的味道渲染的相当充分。 白胡子的老年农民唢呐手更是对着人群耍尽了浑身的解数。吹着,做出各种丰富的表情,甚至还可以一口同时吹着两支唢呐。 手鼓队,伞盖队,朝鲜舞队,秧歌队,彩衣流动,人行变换,彩带飘飘。鼓在敲,人在舞,彩扇彩绸手帕红花在飘。左回右旋,前摇后摆,妙趣不断。 观众中叫好一片,欢快一片。 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除了秧歌,黄陵县的抬鼓也上来了。 黄陵抬鼓源远流长,也叫做"龙鼓",是黄陵祭祀活动和秧歌社火中用的大鼓。 彩车上拉的大抬鼓直径就有一米五左右。车后方阵中有两人同抬共打和两人抬一人打的方式。 四面龙旗后,鼓手们红巾扎头,红鞋,红披巾,加上一身的黄袍,十分的威风。肩上一条红绳挂着一面红色的大鼓,两人相向而抬。 车上五六面大鼓,车后白多面抬鼓一起擂动,鼓响人叫,其气势雄壮,真有排山倒海之势。 灾后的子长县也派来了数百人的秧歌队伍。 一米多长的唢呐队是他们最大的特色,铁杆上串串的红灯笼队伍,百多女子的扇子舞,不乏活泼风趣。 该县的国民总产值去年达到了八亿元。 志丹县是全国的洋芋之乡和陕北的桑蚕基地。其花车的顶部被设计成了一个舞台。 信天游,秦腔,西游记,舞蹈都在上面即时演出了起来,信天游的高昂更是可以声传四方。 宜川县举牌的女子绝对可以说是陕北的美女。 宜川的胸鼓也别有特色。 鼓手也都是以年轻的女子为主,红头巾红衣裤加上明黄的披风,矫健加上娇美,真是有点不让须眉的感觉。 每人胸前,腰上各绑有一个小扁圆鼓。双手各拿上一个小小的鼓捶。 大鼓响起来,威风凛凛。胸鼓敲起来,柔中有刚,也特别的清脆爽朗。鼓手跳起来,潇洒明快。鼓捶舞起来,花稍的动作令人眼花。 豪气加上柔情都包含在了这秧歌舞中, (五) 三个小时过去了,秧歌的队列还没有过完。 太阳光隐藏进了云层,站在路边竟会在这火红的日子里被冻的发抖。 中国最早的一口陆上油井就开采在延长,其花车竟整个被装饰成了一面四五米高的红色大鼓。 延长的百人秧歌队“扭”的确实不错,唢呐、鼓、钹的伴奏下,男女成双成队,男打彩伞,女舞彩 绸,进一步,退半步,俯身腾挪,闪腰垫步,交叉甩手,彩扇翻腾,彩伞旋转。 既洒脱,又细腻,既刚健,又柔美。 延长虎头梆子是它的另一个表演艺术特色了。 相传延长梆子起源于唐宋,当时村里要用击打梆子来传递信息和驱赶野兽,后来每逢过年闹春青年男女都要打梆子,用以庆贺新春。 其男女头扎红带,着装男白女红。木头梆子则上加红绸,下坠铁环。 表演中时而单打、时而男女对打、时而群打。梆子在不断的击打,男女也在不停的换位。 男子的豪放粗犷,女子的娇媚温柔,还有陕北人的憨厚耿直,都可以在虎头梆子中得以感悟。 洛川县距黄帝陵不过百里,其号称是世界上最好的苹果优生区。 但洛川蹩鼓却是它在秧歌会演中的一个强项。 洛川蹩鼓也是古代先民对祖宗神灵祭祀的结果。其最大特点就是在蹦跳中完成各种舞蹈动作。 在节奏强烈的鼓点声中,彪悍的男子们背插战旗,腰系战裙,不断地灵活地左冲右突,东蹦西跳。 鼓声隆隆,钹锣齐鸣,再加上粗犷有力的舞姿,如同两军对阵战鼓下的拼杀士卒。 据说洛川蹩鼓很早就在延安地区的民间歌舞调演获过头奖。 (六) 最有名的安塞腰鼓终于也上演了。 相传秦汉时代,戌边的兵士就装备有一种鼓,操练士卒,以鼓为号;遭敌袭击,打鼓报警;两军对垒,擂鼓助阵;战斗胜利,击鼓欢庆。这就是后来的腰鼓。解放战争中安塞腰鼓也被称为了"胜利腰鼓"。 安塞全县15万人口中,据说约有一半人都会打腰鼓,1996年安塞县还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安塞腰鼓号称“天下第一鼓”。其糅合了秧歌和武术动作,跳起来奔放激昂、剽悍刚劲豪迈、浑厚庄重、气势磅礴。 白色的毛巾,高昂的唢呐,红色的腰鼓,铜色的皮肤,整齐的队列,威风的队伍。 其腾挪跃跨,变幻多端,气势磅礴。时如蜻蜓点水,时如烈马奔腾。有着极强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力。 直接张显了黄土地上住民淳厚朴实、英勇豪放,开朗乐观的性格。 不过感觉还是在黄土地上跳起来会比在城市多一点味道。 甘泉出美酒,而其莲花灯则也是一种比较艺术化的秧歌。 莲花代表着女性阴柔,鱼代表着男性的阳刚。 彩车上是巨大的莲花灯和鱼纹灯。秧歌队的姑娘则身着清丽的红色莲花服,手中各持莲花鱼纹灯。意喻着年年有余, 悠悠的水船调下姑娘们且行且舞,舞蹈既有汉唐雄风的大气恢宏,又有美水之乡的秀丽清雅。 舞者要求典雅端庄,仪态大方,舞风要求婀娜多姿。“走灯"碎步款款,如风移杨柳。 与前面充满了阳刚之气的腰鼓蹩鼓相比,甘泉莲花灯多出几分宫廷的雅致,味道无穷。    身后的彩车还未过完,各地的秧歌队还将扭过。 但这红火的场面,新春的风情,已足以让我铭记住陕北的秧歌。 自由感觉草于延安
[此贴子已经被自由感觉于2003-2-19 3:52:16编辑过]
一起把zn和fb进行到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中国大本营户外活动俱乐部 ( 湘ICP备2020024261号 )

GMT+8, 2025-1-11 12:4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