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电影多了,就知道不同的影片是需要选择不同的环境和心境下来看的,比如这样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我选择了《心火》。
这是第几次看《心火》了,我已记不清,我一直把它作为很少的几部可以重复观看的片子,每一次重复,都是因为眷恋那种令人沉迷的影象氛围,而每一次新的沉迷,总会在那些熟悉的旧情缱绻中,意外地发现一些新东西。
很有人认为,这部影片故事老套,雷同于《简爱》。诚然,这两部片子的女主角都是旧时代英国贵族家庭里的家庭教师,故事的主要场景也都是十七世纪英国乡村的古老庄园,故事又都是以女主角为主线,贫穷的女家庭教师爱上了男主人,爱情战胜了贫富差距,有情人终成眷属。
可是作为一部电影,我觉得《心火》有很多属于自己的闪光的东西,导演手法、演员表演、美工、音乐等等,比之电影《简爱》更富有艺术感染力和冲击力。
曾经问过一个喜欢电影的男人,你最喜欢的电影女性是哪一个?《心火》中的苏菲.玛素,他回答的很肯定。这倒使我很吃一惊,茫茫银海,万千灿烂的女性,本以为这样的问题提出来,应该足够男人徘徊踯躅的,没想到他回答得这样决意干脆。
仔细想想也不奇怪,从男性的角度看,《心火》中的苏菲.玛素演活了一个略带忧郁的美丽女子,那种内敛而含蓄的气质,那种在宿命中执拗抗争的坚强个性,那样深切细腻的情爱和性爱,那样执著智慧的母性,这是一个灿烂夺目、几近完美的女性。
是的,这是一个很陈旧故事:瑞士籍女子伊丽莎白(苏菲.玛素饰)为替父还债,签下协议出卖子宫,与英国贵族青年查理一起秘密生活三天,为他生下一个女儿。女儿刚出生即被抱走,从此母女天各一方。
伊丽莎白思女心切,历尽千辛寻找女儿,终于在7年之后,打听到女儿的下落。伊丽莎白来到查理在英国乡下的庄园,当上了女儿的家庭教师。原来查理早有妻子,因为车祸成了植物人,查理想要一个自己的孩子,选择伊丽莎白做了他的借种工具。
多年来,查理一直固守着对妻子的责任,残缺的情爱使他把情感深深系在女儿身上,而女儿却因为长期缺少母爱和父亲畸形的宠爱,养成了孤僻乖张的性格。伊丽莎白的到来打破了查理和女儿平静而孤独的生活,在这种母女对面不能相认的情况下,伊丽莎白用深切的母爱和智慧的教育,唤醒了女儿沉睡的心灵,也使查理挣脱掉道义的桎梏,做出了情感的选择,一家人终于团聚皆大欢喜。
最令人感觉舒服的是整部片子的叙述风格,舒缓、浅淡,故事情节如水墨落纸慢慢洇开,使观众不急不燥地随从主人公,神闲气定地面对宿命,悲伤而不压抑,痛苦中充满着希望,那样自然地走完一段离奇的情感历程。
喜欢导演营造的那种气氛,整部片子是偏冷的色调,充溢着英国式的灰暗清冷,古旧空寂的苏格兰庄园,油画般凝重优雅的画面,小提琴如诉如泣的背景音乐,美丽的女主人公褴褛破碎的青春,溶剂般地溶解着你的情感。
导演抓住了很多意象来衬托主题。反复出现的昏暗背景中的火光,暗喻着女主人公对命运不屈的抗争,反衬出苏菲.玛素天人般明亮夺目的外在和内心世界。诗画一般的湖中小屋,是女儿一个人常去的地方,那是一颗失去母爱的弱小孤独的心灵。还有那扇蒙着霜雾模糊的玻璃门,伊丽莎白悄悄在那里偷看查理冬泳,逼真地渗透出她矛盾而彷徨的情爱。
对于一部成功的女性化电影,女演员的表演是重中之重,如果说全片如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苏菲.玛素的表演就是最亮的那一点神来之笔,她的表演张弛自如,细腻而有层次感,神秘三夜每一天有细微差别的不同神态,对查理时而不卑不亢、时而哀怨的眼神,都拿掐得恰倒好处。她的束腰长裙勾勒出的婀娜体态,金黄色的发髻下逼人的端庄与美丽,美得令人叹为天人。她把一个女人的亲情、母爱、性爱全方位地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片子更多的让我思索:决定女人命运的东西是什么?女人应该如何面对自己的一生?不论命运是以悲剧还是喜剧开始,女人的自我塑造才是自己幸福的根源,如果伊丽莎白不是那样“美丽”,找到了的查理也会失去。所以女人的一生应该是自我塑造的一生,用爱去塑造,用情去塑造,用一切美好的东西去塑造,自己美丽了,生命才美丽。
我还深信那句话:女人美丽了,世界才会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