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炉火
是在寒冷的风中跑进索南达洁自然保护站的。
四间屋子中架着两个铁皮炉子,门外是一个坏掉的炉子。
冬日里仿佛室内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炉火进行的。
吃饭围着炉子,看书,写日记也都围着炉子。
年初的志愿者会到野鸭湖边捡野驴粪做炉火的燃料。
青藏铁路开工后,施工单位捐赠的煤就成了室内取暖的燃料。
砸碎室外大煤块,学会生火已经成了在这里生活下去的基本功。
给炉火加煤已成了每天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炉火绝不敢熄灭,尤其是在这冬季的寒夜里。
否则室内在清晨曙光升起前,气温可以轻易的跌破零下十多度。
夜里爬起给炉子加煤,清晨清倒炉灰已经成了男士必做的功课。
女士们一旦醒来,首先要喊的就是“加煤”。
不断的检查,不断的加煤,不断的让火苗燃的更旺。
炉火燃旺了,我们室内的温度可以达到二十多度。
而室外却是零下二三十度的鲜明反差。
生火炉同样是危险的,虽然有烟囱伸向了窗外,但铁皮组合的烟囱管道容易脱开。
当我们到达保护站的当夜,就差点因接缝脱开而煤气中毒。
此后每夜睡前检查烟囱都已变为最重要的“安检项目”。
一夜的大风后,独自睡在一间生有炉火的小房内的扎西才仁,就已经轻微的煤气中毒了。
只因为夜里的大风把室外的整个烟囱给刮掉。
一切总还算幸运。
寒夜里睡在隔壁的扎西和巴德开始敲门。
原因竟然是他们室内的温度到了燎人的零上48度。
炉胆坏了,煤块把炉子给烧红了,连墙壁都烤热了。
南极站材料所盖房屋的保暖性此时有了充分的体现。
打开了大门,让室外零下几十度的冷风进来,还是无法降温。
热得两位藏族同事只能在房间外站到了天亮。
当我们返格尔木休整的时候,楚玛尔河站的格莱站长帮我们守家。
也是因为炉火太旺原因,上半夜被热的不行。而下半夜熄灭了炉火,却被冻的一夜无眠。
暗夜中的火光是如此的温馨可人,跃动的红色显示了生命和活力。
太爱了我们的炉火,上面可以烧水,可以化冰。
甚至作饭都靠了那旺旺的炉火,可以蒸,可以炖,还可以烤
加上火锅料,围炉而坐,大家就可以吃上一顿热热的火锅了。
在寒冷的可可西里高原上,这又是如何一种享受呢。
如此厨房内的煤气炉已快被我们所忽略。
没有火钳,两根长铁丝,一双手套就成了我们与炉火打交道的最好侣伴。
相信我们燃烧着的炉火在冬日中是绝不会熄灭的。
——床
床是最温暖的地方,尤其是炉火边的床。
床上都铺着厚厚的几层被褥,加上我们志愿者每人再压上两床被子。
绝对是温软和暖和,也绝对可以对抗室内最低为零度左右时夜晚。
曾经的野牦牛队员在这里是不用床的。
而今天我们甚至还有床头,再套上统一的淡兰色床头套。
床单和被罩也多是淡兰色的,有阳光,月亮和星星的图案。
整齐而素雅。
可惜的是被子是无法叠好的,只好层叠着铺就在床上。
清晨被子的外面常会是冰凉的,但里面却是温暖的。
怕冷的女士甚至还会在里面加上羽绒睡袋。
点燃了汽油,烧掉了两张逝者睡过的木床,房间里已显的有些空荡。
两张床上的木板已经塌陷,用铁皮覆盖住一张。
一不小心会在床上踩进里面的空洞。
两张并联的床上,曾经挤上过三个人。
只因为女志愿者曾经害怕过,害怕过门外的寒夜,以至夜不敢熄灯。
——国旗
可可西里的意外事件发生后,我们降下了绿色江河两面白底绿字的旗帜。
当保护站只剩下我们自己的时候,又重新换上了一面国旗,希望这面新的五星旗帜可以陪伴我们走完这2002年。
室外高原上的风好大,仅仅只有两天,旗杆上飘扬的国旗就被撕裂了,一条剥离的红布随着庄严的国旗在高空飒飒的飘荡。
夜晚,走出门外,听到了除了风声,就是那在风中飘荡的国旗做响声。
蓝天下注视着那面飘扬的国旗,我再次感受到了那份职责的庄严。
——风车
保护站后面有四个用钢绳从几面拉住的风车。
那也是保护站发电的主要来源。
蓝色的铁杆顶端,红色的尾翼会随风而变向。
风起了,三个叶片会由缓而疾的转动起来。
狂风中见到的就只剩下了一个圆形的光影。
一场大风吹弯了一个风车的铁杆,只好让它躺倒在地。
没有十多个人的配合是无法再让它重新矗立在高原上的。
风是外出时最大的敌人,它会让车窗外变的模糊,它会让我们在外面无法工作。
但我们仍然会因风起而激动。
愿今天有风,会为今夜有风而祈祷。
仿佛就是如此的矛盾。
雪后,太阳懒洋洋地躲到了云后,我们没有了太阳能。
曾经连续几天没有了风,自然连续几天没有了电。
狂热于连续剧《陈真》的两位藏族工作人员没有机会去看那最后的大结局了。
更多的蜡烛买上来了,以备风车不转的夜晚。
——黄瓜
“黄瓜”是保护站志愿者们养的一条狗,也可以算是在保护站时间最长的“志愿者”了。
它不是藏獒,却是一条属于可可西里的杂种狗。
黄瓜的年纪不大,有着一身黄色的毛。
它的眼中有着一种特别的沧桑,带着一丝讨好的眼神。
它只吃肉,每天我们都会喂上几块生肉给它。
甚至还会把在格尔木吃剩的骨头打包给它带上来。
有了大块的肉,它会叼到房屋后面去慢慢独享。
黄瓜的同伴死了,那条叫做“白眼狼”的狗儿被青藏路上的卡车所压死了。
见到了那样的老式解放卡车,黄瓜会咆哮着冲上去,直至赶不上为止。
黄瓜很温顺,也很贪玩。
叫着它的名字就会跑过来,尤其是开饭的时间,甚至会抱住作为主人的腿脚。
我们从不会用铁链去锁住它的自由。
陌生人倒很怕它,怕它会扑上去咬人。
黄瓜很“势力”,见到穿着破旧或者藏装的人就会大叫着冲上去。
甚至会把来人吓的赶紧跑上停下的车中。
夜晚它就会卷缩着睡在门外的煤堆中,零下几十度的低温它都无所畏惧。
清晨背上会有一层白霜。
见到其它的动物,夜里黄瓜会叫起来,毕竟它比我们要敏感。
暗夜凄风中,窗外狗在不停的叫,也不乏一点惊险的味道。
黄瓜也比较尽职,在我们都离开锁门后。
它会躺在大门口,为我们守着无人的家。
当我们在黄昏中返回的时候。它还把在门口,忠于职守的结果是会得到一大块肉的奖赏。
黄瓜也许是寂寞的,他们又从不冻泉保护站抱来了一条刚满月的小狗。
它是一条从牧民家抱来的小藏狗。
圆圆晶亮的眼睛,黑色的毛。
小狗被女士们取名为“阿古”,那也就是我们另一个深圳志愿者的名字。
阿古在房间中乱跑,小狗是贪睡的,喜欢围着火炉。
不小心被人踩住了,会嗷嗷的叫起来。
小狗是可爱的,但在室内随地大小便却是让人头痛的。
如此只能被放在大纸盒中了。
黄瓜和阿古在一起的时候,小小的阿古竟然敢去挑逗大它许多的黄瓜。
黄瓜对小弟弟毫不留情,一口就咬的小狗直哭叫了。
看来还它是有点怕失宠的嫉妒情怀。
——冰水
保护站一旁的清水河已经冻上了厚厚的一层冰。
我们曾在这块银白的冰雪世界上踢过足球。
身后铁路施工单位上的两个保安也喜欢在那上面踢球。
门外的大帆布水袋中也是冻的厚厚的冰。
风尘给冰块上盖上了一层黄色的灰土。
用小刀和榔头敲下的大小冰块,放进盆子中用炉火烧化就是女士们洗脸刷锅的用水了。
戴着手套,打着头灯,在饭后凿上一盆冰,在高原的傍晚也会是一件比较辛苦的事。
会让你气喘吁吁,谁让是高海拔呢。
清水河中冰下的水很清,可以清晰的看见下面扶摇的水草。
但其水质却因矿物质含量问题而不适合饮用,十一月份的三个志愿者都因此而得下了慢性肠炎。
但清澈的水却是不该浪费的。
可以用铁锹在冰层上凿出一个洞,用铁铲淘尽冰渣后,冰下就是清澈的河水。
可以用铁瓢舀上一塑料桶的水,用炉火烧热了就可以用来打扫卫生了。
不过一不小心在身上溅上的水滴,可以在那不可思议的片刻间在衣服上变成一排冰珠。
沾上一片水迹后,衣服会马上变成一件硬硬的铠甲。
此时,我才会感受到零下二十多度低温的威力。
饮用水需要开车到常年不冻的不冻泉去拉,拉上几桶水的成本是几十元的汽油。
此时,你才能感受到滴水贵如油的味道。
水拉回来了,但水桶的塑料盖子往往已被结上的冰所冻住,不用工具是绝对打不开薄薄的水桶盖子的。桶中往往也会有薄冰漂浮在冰水中。
颠簸后,一个水桶在室内渗漏了,房间的木地板上马上覆盖了一层溜滑的厚冰。
进屋都已需要小心之翼翼。
只有阳光灿烂的午后,才能费尽心力的敲碎这些来之不易的冰。
外出的矿泉水是不敢放在吉普车中过夜的,两瓶遗漏的水被结结实实地冻成了一个冰柱。
放在室内一天都未能化掉。
冰的纯洁,冰的晶莹,冰的彻骨,冰水与我们时刻相伴。
——了望塔
一排石阶通向了保护站后的一座铁塔。
那座高达二十八米的了望塔应是荒原上的一个制高点了。
了望塔由成都铁塔厂捐赠。
重达十吨的钢铁塔架分为了三层。要爬上这座足有七八层楼高的铁塔也必须登上三层铁梯。
宽大的塔架中央,窄窄的铁扶梯很陡。
19级,21级,24级,6级,一共需要爬上七十级铁台阶才能进入铁塔顶端的小屋。
避雷针下,围栏中红色的小屋格外的醒目,可以透过四面的玻璃窗用望远镜看的很远。
雪山,冰湖,荒原,公路,以至朝霞落日,塔顶一切都会尽在眼底。
可以看到可可西里的辽阔和壮观,可以感受到青藏高原的博大和美丽。
只可惜支架上望远镜的精度不够,远处游移的野生动物无法清晰的辨别。
了望塔顶的风很大,也格外的冷。
许多人爬上来后都会气喘吁吁,下去更是需要小心翼翼,毕竟是高海拔。
据说铁塔建成后,曾在盗猎分子中流传着了望塔上面安装着可以拍照的电视监控器。
不过夜晚登临上铁塔,还是能够清晰的看到可可西里荒原上遥远处的车灯。
塔下装的是温度计,每天我们都会几次走到那里去记录荒原的气温,在零下20多度的清晨,在阳光升起的午后,在已是一片黑暗的夜晚。
当我们的战友倒在可可西里后,他的一部分骨灰也就埋在了我们的这座铁塔下。
他将永远与环保者们一起守卫着这片美丽而辽阔的土地。
铁塔已成我们返程中的路标,看到了铁塔就知道快要到家了。
铁塔上的星空和月色在寒夜中也格外的动人。
——吉普车
在这片高原上没有车辆简直就寸步难行。
索南达杰保护站原有的是一部带拖斗的北京吉普车,这还是在2000年12月专门为保护站的志愿者项目所购买的。
每隔15天就要到周围的居民和牧民点进行环境宣传和教育;每隔7天就需驾车往返200公里,沿着青藏公路进行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调查。
在藏羚羊迁徙和交配的季节,野生动物的调查周期被缩短为3天一次。2001年12批志愿者共进行了53次野生动物调查。第一次科学记录了青藏公路沿线100公里野生动物的种群和迁移情况。
当然此间修车的时间会比开车的时间要多许多。
修车往往还要往返420公里到格尔木。
车已是极其不舒服,甚至后座上需要垫上一床军被才不会过于颠簸。
11月中旬刚在格尔木修过的这部车还是在当月最后一天坏在了野鸭湖区域,两条年轻的生命成为了此次坏车的沉重代价。
吉普车被拖了回来,就停在了保护站的门前。但何日它可以重返战场就不得而知了。
管理局又给我们派上来了一部带拖斗的北京吉普车,是森林公安分局的警牌车。
车头贴着爱立信地球之友的标志。
老资格的反盗猎队员扎西才仁也成了我们的伙伴和司机。
继续乘车沿着保护区边缘进行了野生动物动物种群的调查,继续去不冻泉拉水,去其它保护站了解情况。
高原加上颠簸的道路使油耗高的惊人,沿线私人加油站的油价也比格尔木高了许多。
一次五道梁往返不过百公里,就需用去超过百元的汽油。
油箱有些漏油,如此一次只能加上不超过30升的油,路上已经有两次因断油而抛锚在了路上。
从楚玛尔河保护站借过油,找摩托车从五道梁拉过油,可一切往往都发生在狂风或飘雪的时候。
已近中午,车内的温度还会在零度以下。发动车自然要提前用喷灯来烧半天。
出发前往往会重复的提醒我们的女志愿者“要穿上两双袜子”。否则脚绝对会冻的没有了感觉。
车窗玻璃上会迅速结上厚厚的一层冰霜,抹布是没有用的。他们的奇招是用磁带的硬塑料来刮。
看着那些玻璃上的冰霜纷纷的飘落到身上,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反复的结霜,要反复的刮。
除了没油外,短短的日子里,车又坏了好几次,发动不着,后轮不转,油路不畅,方向失灵等等。汽油质量太茶,以至出现过油箱中结冰的情况。
好在每次都被扎西给及时解决了,没有出现过新的安全危机。
野生动物调查和环境巡视中,没有发现过盗猎份子,却碰到过开着卡车沿着已经无人的铁路施工线乘机盗取钢铁的人,被我们严肃教育和驱逐出去了。
每天起来后,首先就会问扎西,今天的车况如何,是否可以继续开展计划中的工作。
——药品
保护站中能找到最多的东西就应该是各种药品了。
夏季进藏的游客,赴可可西里考察的单位都常会给保护站送来药品。
每批志愿者都会和我们一样再带来一些常备的药品。
一次整理就清出了许多过期的各种药品。
各个房间的床头依然摆放了个人所用的药品。
失眠,头痛,胃疼,高原反应。
几位女志愿者仿佛都已经离不开了治疗所需的药品。
药品的效果仿佛也不尽人意。
咳嗽仿佛也成了大家一时的流行病。
好在止咳糖浆还是在最后发挥了它的功效。
板蓝根也在每天伴随着开水成了必备的饮料,复合维生素也成了食品外的一种补充。
朝圣的女藏民最需要的是驱痛药,管理局前来协助的同志需用的是胃药。
幸亏我们的药房中还有着药。
一位北京来的男孩又给我们带来了广东的药,
夜色中,有司机从路边跑来求助,有人胃痛不止,好在我们有药品和热水可以救急。
最担心的就是有人感冒,在此内外温差极大,风大天寒的高海拔地区,感冒可是容易引发急性肺水肿的,一场感冒就曾使许多人永远长眠在了青藏高原上。
一旦严重感冒,药是没有用的,赶紧下撤到低海拔才是最好的治疗方式。
十一月份保护站就有一位志愿者因肺水肿而紧急送至了格尔木治疗。
好在今天我们上面还没有人严重感冒,氧气袋也没有使用的机会。
只有健康,才能保护起自己,才能更好的完成自己应尽的职责。
——食品
比较起高原上藏族简单的食品,我们在索南达杰保护站的生活水准高了许多。
在格尔木一次采购上半个月的蔬菜和鲜肉。
当然必须是能够储藏和耐冻的蔬菜了,所以少了绿色蔬菜,多了萝卜,白菜,蒜苔和土豆。
西红柿是可以被当作水果来补充维生素的。
怕冻坏了买之不易的蔬菜,都已不敢放之于没有炉火的厨房。
一块床板上铺满了我们未来半个月的食品。
鸡蛋在这里曾被冻的可以在地板上弹起而不破。
而这些已经被冻裂开的鸡蛋只能被用来烘烤着食用。
厨房中的肉已经冻硬无法用菜刀切下,只能用砍来解决。
这里是不用怕食品变质的,低温下放上几天的剩菜都是不会坏的。
炒菜容易凉,人多又不易食用。
如此在这十二月,我们的女士们就以炉火上的炖菜和肉汤为主了。
羊肉炖土豆,猪肉炖萝卜,鸡汤还有简单的火锅。
煤气上做成的米饭或夹生或烧糊,最终还是用炉火加高压锅解决了这一难题。
高压锅所煮出的面条变的不成样子,经验不足的缘故。
铁路和管道施工单位下撤前,上月的志愿者还有机会到工地上去混饭。
我们则一切都要靠自己了。
好在有勤快的女士给我们做饭和煲汤。
做饭实在之不易。
室内外存在的巨大温差使购买的的蔬菜极易被冻坏。
被迫丢弃的蔬菜比大家吃掉的还要多了许多。
没有热水,只能用极少的冰水来蜻蜓点水般的冲洗一下菜。
缺少用水,只好用烧热的一点凉水来简单涮洗一次锅碗。
车坏断水的时候,曾无奈的只能用矿泉水来煮汤了。
最幸运的是在铁路施工单位最后一次用车拉水时,我们也沾光灌到了来自昆仑神泉的饮用水。
还可以在野生动物调查的时候到五道梁的小饭馆中去吃沙锅和大盘鸡。
还可以在经过楚玛尔河保护站的时候去品尝他们所做的手抓羊肉。
权作一种额外的改善。
扎西,巴德两位管理局派来协助我们工作的藏族同事喜欢糌粑炒面。
如此我们也就在麦片,牛奶之外以拌了酥油的炒面和奶茶为早餐了。
加上自购或者慰问送上来的苹果,专为过新年而特别准备的咖啡,红酒,果汁和可乐。
一切仿若苦中作乐,可以清晰感受到了那种特殊地域场合下的别样丰盛。
民以食为天,此刻幸福的日子和理由仿佛很简单!
(草于索南达杰保护站,发于不冻泉保护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