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外资太过分了!如此集中地一起看空中国股市,除了‘阴谋’,很难有别的解释!”5月16日,在外资投行一片唱空声中,一位证券业内高层人士出语愤怒:“外资的言论甚至有胁迫管理层出台政策打压股市的味道了!” 而据记者从上海某大型券商处了解到的讯息,其托管的QFII(合格的境外投资者)仓位大约在80%左右,相比此前只是略有减仓,与其看空言论形成鲜明对比。 另据某接近管理层人士透露,对当前股市状态,管理层非常关注,研究重点集中在如此快牛行情是否会复制日本、中国台湾市场的历史。目前整体思路偏向于有控制地走一个长期慢牛行情,与中国持续增长的经济发展相匹配。 集体唱空背后 4月底,瑞士第一信贷陶东发表言论认为,A股泡沫太大,沪指有可能在今后3个月内跌破3000点;5月初,高盛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梁红也指出,A股已经过度繁荣,近几个月泡沫不断膨胀。 随着市场的飙升,境外资金对A股市场的看法渐趋谨慎,多家外资投行相继发布研究报告,提示A股存在泡沫风险。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更是直接指出,中国9000万股民正在抢乘即将沉入海底的“泰坦尼克”。 “对股市的研判各家可以有不同的观点,但是说一套做一套,总让人觉得别有用心——既然坚定地看空A股,为什么不减仓甚至获利了结,我并没有看到QFII大规模减仓。”5月12日,在上海运筹学会金融证券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一位接近高层的与会人士这样评论。 “不要以为外资机构都是严格按照诚信原则从事商业活动的,一家极有名的境外大投行不是一直高调唱空上海楼市,但却悄悄地囤积上海的楼盘吗?在目前A股市场上,很难让人不对外资有类似联想。”益邦投资的袁洪波表示。 “QFII既然看空,为什么还在强烈要求管理层进一步增加QFII额度,这不是很矛盾吗?”前述接近高层的人士质疑。 “短期来看是为了‘拣货’,长期来看是在增加自己的政治筹码。”上海一位基金经理认为,只要人民币有升值预期,赶都赶不走外资。事实上,QFII在内地的投资策略历来备受国内机构关注,加之很多信息总是由QFII“出口转内销”给国内机构,因此QFII的言行对市场的影响还是相当大的。 管理层定调“良性发展阶段” “看看近期外资眼中中国股市的‘未来’,再看看外资对内地监管层的‘建议’,这简直是在‘逼宫’。”一位证券业内高层人士言辞激烈地说。 “呼吁政府用调控政策快速有力地打压股市,尽快推出股指期货,扩大QDII和QFII,进一步加大金融开放力度……这些建议无一不对外资有利。”该人士一语道破天机。 “每到关键点位就有外资唱空,但他们同时还继续买入A股——股改时期就有外资认为中国十年才能完成股改。对外资这种作为‘有人’已经烦透了。”接近管理层的一位人士表示,A股话语权不能落在外资手里,中国股市乃至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不应该是几家外资可以说了算的。 “股市在管理层眼中早已是中国经济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该人士表示,股市已经成为让中国人分享改革开放经济增长成果的重要渠道,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管理层认为目前的上涨是“还”过去多年经济上涨、但股市低迷的行情“欠债”,目前的股市行情有结构性泡沫,但仍属于良性发展阶段。 市场化调控基调确立 “谁敢说未来20年内中国经济走向衰落?对股改后的中国股市,据说管理层在3400点后有过肯定的‘说法’,因此站在更高的视野观察,目前的4000点也决不是‘泡沫四溅’。”前述接近管理层的人士透露说。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证监会日前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投资者教育、强化市场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决没有任何干预市场、打压股指的意思,完全是出于加强投资者风险教育,以及坚定市场化调控和监管的基本立场。”证监会有关官员肯定了管理层对当前证券市场整体看好的态度。 制度改革、扩容无疑是目前管理层应对流动性过剩的两个主要工作。在国资委的“召唤”下,海外上市红筹公司已经纷纷“表态”准备“海归”。 记者获悉,证监会在近日召开的保荐人会议上明确表示积极支持红筹公司回归A股,并正在制定《境内投资境外股份有限公司发行A股上市试点办法》,该办法将对红筹回归A股有详细的规定,如一定条件下可以豁免设立公司要超过三年的限制条件,发行方式上更倾向于直接发行A股,鼓励存量发行。 而这一切,都将成为A股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人气调查 当“看多”成为一种惯性 尽管在政策“冷风”下,A股市场在5月15日又一次迎来暴跌,但是几乎是前几次暴跌后走势的重演。从5月16日开始,沪深两市即重拾升势,投资者的“抗打击”能力似乎正在逐渐增强。相关调查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投资者认为股市依然向好,因而继续“看多”。更有超过一半的投资者将每一次下跌都看成了买进良机,不但不想获利了结,反而计划逢低买进。 仔细分析之下,形成“看多”惯性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市场已经形成牛市心态,并且已日益深入人心;其二,此前的多次暴跌事后证明都不过是虚惊一场,只是给持币者提供了更好的买入机会。于是,“牛市远未结束,牛市中每一次下跌都是买入良机”的判断正在许多投资者头脑中形成条件反射。但是,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再大的牛市也有结束的时候,也许现在还远非牛市终点,但有必要时刻警惕“看多”惯性背后的陷阱。 中国经营报记者:戴奕 |